香港移民家庭第一個煩惱,就是對移民國家的身分認同,也關乎對離開了的地方的身分認同。英文中,「diaspora」意思就是從自己的家園離開的群體,沒有受國籍或者國家界定。最近我參加了倫敦華人社區的義工團隊,主要都是幫忙處理新香港移民來到英國的各種教育煩惱。同時,活動也喚醒了我關於之前做學校舍監的一些經驗。這次的文章分為兩篇,先會講述移民後在身處國家的公民教育和身分認同。

我自己是17歲前生活在香港的一位「華僑」,已經在英國生活了差不多25年。所以在英國的時間比在出生地的較多,但我的談吐和行為,讓很多初認識我的人都覺得我是一位香港人。這都因為是我工作上的需要,希望大家把我當成自己人,會比較容易交流。

相反,我的另一半是出身香港、在澳洲長大然後落根英國的「澳洲人」。你問他你是什麼人,百分之一百回答是澳洲人。他小學離開香港往澳洲後,接受了當地政府針對移民的英文補習服務。他的父母覺得需要盡力融入社會,所以沒有針對性為他安排中文學校,雖然在家裡看的電視和收音機節目都在講廣東話。所以剛認識的時候,初次約會大家用英文交流。一般而言,就算看到大家好像是中國人,禮貌上都會用英文先交流,到對方願意才會用中文交流。我另一半的澳洲華裔朋友,都是用英文交談。我在他的朋友圈就變得很奇怪,例如到中式茶樓,就變成我負責點菜和看菜單,因為幾個朋友裡面包括我的另一半也不懂看中文餐單。

返回正題:筆者想寫這個題目是因為遇到了剛剛來到英國的家長和子女。有一名母親來到我的講座,她帶著一對雙胞胎,應該大約是小一、小二的年紀。我們社區有一個小小的遊戲攤位,孩子們玩遊戲、打乒乓球。我跟媽媽用廣東話對話,他的兒子要代幣玩遊戲,用廣東話問媽媽。女兒也希望玩遊戲,不過整個對話就用英文。媽媽跟我說不好意思,女兒來到英國後,語言都改成了英文,只是兒子還願意用廣東話溝通。

這個經驗令我想到我以前做學校校監的日子。校監的工作會根據政府和教育局每年的政策更改,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國民教育,英文叫「British Values」(英國價值),而這是必須教的。什麼是英國價值?不是英國國王、西敏寺、大笨鐘,而是「民主」、「忍耐」、「尊重」、「自由」和「法律」。再看看他們的公民課(Citizenship),便會發覺其實他們沒有針對英國國民意識來教。大家可能問:那樣,學校如何教會孩子英國皇室制度呢?其實這是在歷史課教的。

公民課裡面還有身分認同的內容。大家在外國生活最關注的也許是歧視問題,而公民課課程會提到種族、性別和身體殘障分別,之後學校會教育他們如何察覺和避免歧視,這也是英國普遍歧視問題相對其他國家不嚴重的原因。另外一個課題,就是關乎人有很多種類,要學生理解大家有不同的身分認同,例如透過食物、語言或者媒體來尋找大家的不同。小學教育裡面就要求學生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人,各自有偉大的地方,要學會理解和包容。我聽說有家長跟我說,他們孩子學校裡面慶祝農曆新年是為了吸引中國學生就讀;但其實,他們只是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來表達對別人的文化節日尊重,大家想多了。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feature/hk-overseas-studies/199087: 關鍵評論 the news lens:【遊子遊學場】海外教育和身分認同(一):英國有國民教育,教的不是皇室與大笨鐘
× Chat with us